苍茫的勾注山间,一座古关,洞穿千古,挺拔着骄傲的脊梁;一条商道,蜿蜒盘桓,雕刻着历史的过往。“关”因历史而兴衰,“道”因“关”而繁荣,一条“道”就是一座“关”浓缩了的符号。

历史上的雁门关道南起南口,经前腰铺、阜家坪,越关城,再下关村,经后腰铺至新广武隘城,全长约20公里,古称“关沟四十里”。正是这条曲折蜿蜒的自然通道,造就了雁门关的历史使命,也成就了雁门关数千年的辉煌。在数千年的历史中,始终作为中原北出和草原南下的咽喉要津,战时为戍守之关卡,平时为商家营输之必经。在成就了一代代传奇富商的同时也盘活了沿途百姓的生计。

然而,其兴也勃,其衰也忽。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的变迁,雁门古道逐渐被废弃。那条曾经繁华一时的古老商道只能埋没在萋萋荒草中,隐落在茫茫大山中。而那些曾因这条古道而兴盛的村落也难逃萧条败落的命运。“关沟四十里”之中的村民们犹如这条古老的商道一样被冷落了。代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科员李东东在2005年作的一项有关雁门关村的调查中,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。

“全村10户人家,居民总数30口。”在那篇以《一个即将“消失”的村落》为题的调查报告中这样描述了当时的境况。在文中,笔者也不无担忧地说道,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生活方式的改变,那个依附了雁门关数百年之久的雁门关村也将面临着“消失”的现实。

然而,最终李东东的担忧没有成为现实,雁门关村并没有消失,反而以另外一种方式保留了下来,试图重现昔日商道的繁华、兴盛。这一切都得益于2009年起代县政府对雁门关风景区的保护与开发。

今年55岁的王计文是雁门关村的村支书。从1991年就退伍回乡成为村支书的他完全见证了雁门关村的变迁。在他的回忆中再次印证了那项调查里关于雁门关村人口的描述:“八十年代以前,村子里人口还有120多口,到后来进城的进城,外出的外出,就只剩十几户了。剩下的人家,也只能靠着种地、养羊和外出打工勉强维持生活。甚至就在前几年,我们村子也被列入了移民的计划。”坐在雁门关风景区内自家的客栈内,谈论起过去,王计文历历在目。

凭着雁门关村天然的地理优势,王计文在2011年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一家极赋地域特色的客栈。客栈前飘着的旗上写着“计文客栈”的字样。客栈就建在由雁门关景区明月楼通往关楼的道路旁,道路两旁是栉比鳞次的客栈和饭庄。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村民在经营,还有很多则是由原来雁门关村搬到城里去的人返回来打理。王计文的弟弟王福记经营着的是一家杂货铺,除去一些可供玩耍的小物件外更多是烤土豆、烤红薯之类的特产小吃。他的妻子则成为了风景区的一名导游。王计文说:“要不是雁门关风景区的开发,大家现在可能还都在山里放羊,过着风吹日晒的日子。”

在计文客栈的对面是一家名为“雁门人家”的饭店,生意非常火爆。店主人王平秀说:“今年雁门关风景区在进行5A级风景区的创建工作,对我们当地的老百姓来说既是一个好机会,又是考验。我们也都在努力改善条件、提升服务,希望能够接待更多的游客。”

雁门关风景区的开发,不仅令雁门关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而且令雁门关沿线的村庄都获益匪浅。距离雁门关关楼四公里远的前腰铺村就是其中的一个。前腰铺村村支书刘占生说:“现在村子里的人都不需要到外地打工了,许多人都去风景区做起了工,有的还做上了管理人员。”

一条古道,万种风情。现代交通的发展,早已使这条古商道失去了往日驼铃阵阵的景象,但现在古道之上飘扬着的旗帜未尝不是一种繁华与辉煌。如果说数千年前的车马萧萧、商贾往来,使雁门古关留下了千年商道的美名,那么千百年后的今天,当地居民在雁门关上的经商兴业则赋予了千年商道新的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