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中国的雁门关

雁门古关,千古闻名;雁门文化,璀璨夺目。考究古关的历史,探索文化的渊源,对于我们今人具有很大意义。源头为传承之祖,沿革乃发展之线。朝代变迁,战火纷飞;民族融合,社会进步。期间名臣良将叠出,仁人志士屡现。名臣良将出则社会安定,仁人志士现则风俗有归。而后人民安居乐业,名城初具规模,街市繁荣,百业旺盛,文化应运而生,旅游随机而兴。吊古怀亡,非独骚人雅兴;鉴古明今,确需政要有闻。于是觅远钓沉,遍览古籍,采集野说,佐以物证,明内外之分,知古今之变,攻守之门,权变之机,发展之路。

1、黄云万里雁横秋,紫塞千山拥戍楼

    --追寻远逝的硝烟

“我所思兮在雁门,欲往从之雪雰雰。侧身北望涕沾巾。”说起雁门关,都会想起那些飘散了的烽火硝烟,那些远逝的金戈铁马,那些舞台上、电视里、文本中以及口耳相传的英雄史诗。时间的流逝并不能消磨他们的光芒,经久的岁月反而使他们的事迹越发有了传奇的色彩。一座山,一个重兵把守的关口,一个阻挡凛凛杀气的屏障。从古到今,有多少追慕英雄的君子,千里迢迢,风餐露宿来到这里,想一睹这英雄的摇篮,北方的管钥。如果与你同行的是一些不懂历史的人,没有准备吃苦只想看看美丽风景的人,那么此行你将会大失所望。他们要阻止你登山,阻止你探险,阻止你探幽访胜,因为那不安全,也太费时间。如果有三两个志同道合者结伴而行,先了解一下雁门关的历史,然后循迹以求,逐一揽胜,你就会满载而归,不虚此行。最好是在深秋,在“朔风吹叶雁门秋,万里烟尘昏戍楼”的时候,感受李贺《雁门太守行》中“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”的意境,所谓紫塞雁门,真正名不虚传。看了古道长城,东陉、西陉两关,新旧广武两城,胡峪、白草两口,夏屋、牛头两山,再看古城鼓楼,杨家祠堂等等,你就会更加明白,雁门关在山西代县境内,但它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战略位置,远不是一个代州、一个山西能够包纳的。它影响了数个朝代的盛衰。曾几何时,雁门关上的风声鹤唳,牵动着全部中国人的心。这时你要了解代州文化的话,就会明白,雁门关下的代州文化,就是在雁门关的炮火烽烟中逐步丰富起来的。

2.荒塞峰烟百道驰,雁门风色暗旌旗

 

    ——塞外看雁门

 

“雁门”之名何来?明《永乐大典·太原志》:“代山高峻,鸟飞不越,中有一缺,其形如门,鸿雁往来……因以名焉。”雁门山因两山东西对峙,其形如门,飞雁出于其间而得名。古关高踞于雁门山上,扼守着山西南北交通的要冲,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华北的一条重要通道。它的东面连接紫荆关和倒马关,西面连接宁武关和偏关,均为明长城(内长城)上的重要关隘。

 

几千年来,为什么雁门关会有那么多惨烈的战斗?为什么雁门关会成就如此众多的英雄?为什么雁门关成为草原民族永远的克星?不从塞外看勾注山,你将永远体会不到什么叫做天然屏障,感觉不到雁门关的伟大。

 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从胡峪口走出了雁门关。广褒而宽阔的塞外,一望无际的高原平地,成熟的大块大块玉米与红绿相间的蔬菜间,是内地平川很少见的方圆几公里的柳树林。隔十几里地有一个蔬菜集销站,村庄很稀很稀,以至于司机迷路在这广褒的塞外高原原上,想问路的时候,很难遇上一个人。这里看不到山,也没有大的土堆,多少凸起一点的地方,拥挤着密密麻麻的坟头,长满碱草与黄蒿,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。大概是缺少水源的缘故吧,这里几乎看不到飞鸟。仰头看天,宽的没边,空空荡荡,仿佛有一种缺憾,一种迷失,一种愿望难以诉求的情绪悄然从心底升起。

 

沿着宽阔的水泥路,两边是四五排有些年龄的白杨树。像鱼一样在这无边无际的青纱帐中穿行,心想这枯黄的海竟没有岸吗?有些昏昏欲睡的意思了。

 

下车小憩的时候,偶尔向南望去,忽然出现在眼前的恒山,将我震呆了。 那不是一道天然长城吗?只是比长城更高,更雄伟,也不象长城那样蜿蜒起伏,而是笔直的一道,仿佛哪位神仙故意要隔断南北设置的屏障。鬼斧神工啊。恒山,横亘于北中国中部,一个恒字,不知有多少意义包含在内。夏屋、覆宿、雁门、牛头诸山一字排开,从战国时期到抗战时期,有多少人在它上面修筑防御体系,有多少将士在它上面日夜戍守,老死边关,又有多少将士血洒疆场,马革裹尸。这是无数忠魂铸就的一道屏障!天空雾气蒙蒙,阴云惨淡,隐隐的仿佛有剑影刀光,猎猎锦旗,仿佛传来战马的踢踏与嘶鸣,飞箭破空和兵器撞击的声音,还有伴随战鼓声嘶力竭的呐喊。而草原民族进军的马蹄在此停顿了。

 

五百年前游遍了山西山水的明代乐平(今山西昔阳县)人乔宇先生,写过一篇《雁门山游记》,讲他登上雁门山巅,“绝顶四望,则繁峙、五台耸其东,宁武诸山带其西,正阳石鼓挺其南,朔州马邑临边之地在其北。” 文中所谓“正阳石鼓”即今天原平市境内的天涯石鼓山。东南西北,能够四望辽阔,足以说明雁门山的高峻。雁门山所在的恒山山脉东北面是西南走向,横亘约700公里左右。万里长城的内长城从阳方口以东,即沿恒山山势而东去,沿途关隘林立,雁门山上的雁门关是最为雄伟也最有传奇色彩的一个。还拿乔宇先生的话讲,那就是“凡山西之关,四十有余,皆踞隘保固,而耸拔雄壮,则雁门为最”。

 

恒山在代县西北北折,以雁门关为中心的军防体系形成。在明代,云、宁、偏、忻、代、应、朔北方等州的最高军事长官公署,就设在雁门关下的代州城内。凭险而守的,是内地人民的和平与安定,是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。史书曾记载战国李牧修烽火边堠,在雁门关大破匈奴10万。也曾记载西汉初年武帝为巩固边防,两次大修长城,沿线加固了关隘、亭障、烽燧。最为著名的有内蒙古境内光禄塞、五原塞、益寿塞三塞,山西境内的雁门关,偏头关,宁武关三关。山西以其地势之险要,成为抵抗匈奴入侵中原的重要门户,而雁门关就是这门户上的咽喉,被誉为“三边冲要无双地,九塞尊崇第一关”。

3.朔雪飘飘开雁门,平沙历乱卷蓬根

    --天险地利古关雄

唐朝张祜曾作《雁门太守行》曰“城头月没霜如水,趚趚蹋沙人似鬼。灯前拭泪试香裘,长引一声残漏子。驼囊泻酒酒一杯,前头啑血心不回。寄语年少妻莫哀,鱼金虎竹天上来,雁门山边骨成灰。”来到雁门关,我总会久久地凝视嵌在关门上的“天险、地利”这几个篆字。一方面是因为这几个字写得与别处都不一样,仔细看也认不出来,更重要的,是这几个字涵盖了雁门之所以重要的根源。透过这几个字,你也许可以看到上帝,看到造物主,也看到他创造的芸芸众生。看到人世间的名利得失,看到战争的必然而人类终将安定。秋风起处,草木枯黄,战马正肥,塞外高原上居住的君主该为自己的民族寻找发展的路径了,雁门关与整个恒山防御体系,从云端到小草流水,都有了要喋血的感觉。风何以萧萧?雨何以凄凄?既然不可避免,只得磨刀霍霍。数千年的鲜血浸透了古道。我不知道月黑风高的时候,这里有没有冤魂的哭泣与呐喊;但忽然有点明白,金庸先生写《天龙八部》,为什么要将与悲剧英雄乔峰生死有关的几场最大的战斗放在这里了。

而雁门关的南面40公里处,就是代州古城。边陲重镇,“关城周二里有奇,傍山就险,屹为巨防”(《读史方舆纪要》)。古城东西沿滹沱河两岸狭长的带状谷地,就几乎是代县的全部。夏屋、覆宿、雁门、牛头诸山在北方一字排开,阻挡着南下的西伯利亚寒流,阻挡着南下的游牧民族。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代州人,对于战争的感受,对于和平的渴望,应该比别处的人们更强烈一些吧。大开大阖,当有大人以降;大起大落,岂无砥柱当空?雁门关古名北陵、西嵛,春秋战国称勾注塞,南北朝设东、西陉,唐宋以降,则沿用雁门关至今。雁门关的沧桑则尽显于现在的古关门、关道、长城、要塞。石板道上,竟有深深的车辙!据说雁门关的军事防御体系大致成型于战国秦汉,发展于魏晋隋唐,完备于宋元明清,计有“两关四口三城六寨十八险隘十二联城三十九堡”。两关指东陉关、西陉关,四口为南口、广武隘口、太和岭口和白草口,三城是北新旧广武城和南代州城,六寨包括雁门寨、西陉寨、胡峪寨、阳武寨、崞阳寨、茹越寨,十八隘指东起平型关、西到宁武关的长城沿线十八处隘口,十二联城和三十九堡则为依托代州城,在其周围构筑的庞大纵深防御体系。远古大舜凿井,西周穆王战犬戎,春秋末年赵襄子夏屋山灭代,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李牧勾注塞守边,秦末杀子河扶苏罹难,楚汉战争广武君一言而下燕赵;西汉高祖出塞被困白登,周勃平乱,马邑设伏,李广守边,苏意筑城,昭君出塞,猛将略边;东汉杜茂、郭凉,三国牵招、傅容建功;南北朝古弼、张黎、李栗,皆不世人物;隋唐之时,有陈孝意、李靖、张公瑾、薛仁贵、郭子仪;五代李克用、李存孝、史建唐;宋代杨业父子;明代张凤翼、孙传庭;抗战时期八路军雁门关伏击战,火烧阳明堡日寇飞机场——代有英雄,不胜枚举。正是:雄关似铁,名将如云,千年鏖战说雁门;朔风正劲,战旗真红,万古流芳颂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