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出生于世道纷乱的民国初年,虽非经商世家,但家中两 个兄长早年进城学徒经商,耳濡目染,从小对代县城内的有关商行情况略知一二。加之,我从16岁也进城学徒,所以对家兄所在的“聚盛隆”、“和合义”及“瑞生祥”等商行也有所了解。现凭记忆口述如下,以飨读者。

“聚盛隆”商行在当时是代县城内规模最大,影响也最大的钱庄,现在考证,当时还有“瑞记”、“永生厚”、“永生昌”、“日升昌”等几家钱庄,但当时人们好象仅知道城里有一个“聚盛隆”。起码从我幼年中听到的只是“聚盛隆”。我记忆中的“聚盛隆”位于县城当街四牌楼东,路北朝南,三间挺阔气的洋式店面。全部用青砖西式制造,房顶边沿和店门、窗户均为仿欧式砖碹,窗户上沿和气势宏大的弧形店门用青砖雕刻花纹图案,可谓中西合壁。窗户也为西式窗棂并安装了方块玻璃,这在当时县城建筑中是极为少见的,城中商行店铺一般为中式瓦房,门窗也多为中式百叶窗,且无玻璃。而“聚盛隆”却门窗玻璃透亮。因其建造风格特别气派,加之又是家兄学徒所在商行,所以当时印象很深,并永久留在记忆中。

“七·七”事变前,因“聚盛隆”商号已发展为专营钱庄,规模大、雇员也较多,最盛时达20人多。成为代州城内最大的钱庄。家兄黄济,字巨川,生于民国二年(1913年),民国十六年(1927年),那年他刚满14岁,便从南家寨村经人举保进“聚盛隆”学徒。商号三年出徒后,成了正式店员,但因家穷,一直没有股份。因我当时年幼,对“聚盛隆”的其他掌柜及店内具体经营状况、内部管理等情况不甚了解。代县沦陷后,城内商业极度蒹条,除京货行外,其他行业大都濒临危机,或缩小铺面,或削减人员,或关门歇业,盛极一时的“聚盛隆”钱庄也难以“金鸡独立”,因而被迫倒闭。家兄巨川也在无奈中离开“聚盛隆”,携家随族人黄长甫“走西口”下了“陕巴”,先后奔波于包头、呼市一带,后在呼市定居,曾在呼市“义聚昌”(银号)工作,不久便因无常居户口被辞,后又曾在呼市“居城科”货栈及鞋铺任会计,解放后一直在商业界工作,1973年病逝于呼市。

“和合义”京货行民国年间是代州城内京货行中较有名气的商行。位于县城大南街路东,门面较大,主要经营绸缎、布匹及日杂等。但不卖食品。生意兴隆,影响挺大。是“七·七”事变后仅存的十几家京货行之一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二兄长黄渭(字景川)进“和合义”学徒。三年出徒后为正式店员,但始终没有持店铺股份。十年后,民国三十六年(1947)五月,二兄景川也随家人去呼市投奔长兄巨川,此前“和合义”京货行已经倒闭。后二兄景川曾在呼市我所在的“四合成”等鞋店当店员,解放后返回故里在城关供销社工作,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一直在代县城关供销工作直至退休。对“和合义”京货行的具体情况了解不是很多。

“瑞生祥”也是代州城内著名的京货行之一。位于县城东大街四牌楼东门前。规模较大,店内人员也较多。主要经营绸缎、布匹及鞋袜百货等,也不经营食品。大掌柜刘天杰(本县十里铺村人),是我的亲姑父。我当年(民国二十八)年进“德记”京货行学徒时,就是“瑞生祥”刘天杰举保。大掌柜刘天杰生有四个儿子,长子生生,(次子夭折),三子三小,四子四小,均在“瑞生祥”做事。日本人来了后买卖不好做,以后“瑞生祥”就关门歇业,刘天杰也携全家回了十里铺村。

“福兴瑞”是代州城内规模很小的杂货铺。买卖很小,仅两节兰柜。主要经营鞋袜、帽子等日杂生品。“福兴瑞”位于县城“渭沟口”,具体位置记得在二十里铺贾三掌柜家隔壁的裁缝铺旁。店铺拢共三人。两个掌柜,一个“住地方”的,没有伙计。大掌柜李子源(崞县人)、二掌柜李敬安(家住本城东北街溜璃井),另有店员刘文才(崞县人)。我在“德记”时,“福兴瑞”生意还算可以,正常营业,以后日本人占了县城,“福兴瑞”小本生意越来越不好做,加之,大掌柜李子源年纪大了,也不愿干了,刘文才也回了崞县,“福兴瑞”随后倒塌,二掌柜李敬安后来搬到鼓楼西街路南街口(现属西南街)居住,并加入了位于碳市街口的一家裁缝铺,当时此裁缝铺内有二恒、四恒、润月及李敬安共四人共同经营,直至解放后转为公私合营企业。

“聚景隆”位于聚盛隆西侧,大掌柜吴怀德(本县南家寨村人,小名洪娃,人称洪娃老财),“聚景隆”也是京货行绸缎庄,主要经营绸缎布匹生意,我在“德记”时“聚景隆”买卖还可以。后来,我去呼市那年(1947)“聚景隆”也已倒闭。大掌柜吴怀德回村,后在村中去世。有三个儿子,两个弟弟。大儿吴永永、二儿吴六六、三儿吴永寿,大弟吴怀亮、二弟吴怀宝,均在南家寨村。